前 言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隨著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國際貿易相關風險同步增加。為助力企業有效應對國際經營風險,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實現預警信息及時共享、外貿風險提前防范、貿易摩擦有力應對,我們將定期發布國際經貿摩擦預警信息,為企業提供參考。
1【預警】白俄羅斯、美國、經合組織、印度
白俄羅斯:將谷物出口禁令再延長6個月
綜合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塔斯社報道,白俄羅斯近日宣布將谷物出口禁令再延長6個月,谷物種類包括小麥、黑麥、大麥、蕎麥、燕麥、玉米等共計19種。作為人道主義援助的谷物出口等特殊情況不受這一禁令限制。該法令現已在白俄羅斯政府網站上公布且立即生效。此前,白俄羅斯曾于今年3月份將谷物出口禁令延長6個月。(來源:央視財經)
美國:對藝術畫布作出第三次反傾銷日落復審產業損害終裁
近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票對進口自中國的藝術畫布作出第三次反傾銷日落復審產業損害肯定性終裁,裁定若取消現行反傾銷措施,在合理可預見期間內,涉案產品的進口對美國國內產業造成的實質性損害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根據終裁結果,本案現行反傾銷措施繼續有效。在該項裁定中,5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委員均投肯定票。(來源: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
經合組織:下調明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近日發布的中期經濟展望報告中稱,全球經濟放緩程度超過預期,預計2022年增速僅為3%,2023年將進一步放緩至2.2%,低于今年6月預測的2.8%。報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猶在,烏克蘭危機大幅推高能源和食品價格,加劇通貨膨脹壓力,目前許多經濟體的指標預示著長期增長低迷。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停滯不前,許多經濟體上半年通脹率達到198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展望明年,報告預測盡管貨幣緊縮政策和供應瓶頸緩解有望部分緩解全球通脹壓力,但能源價格上漲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或將放緩通脹下降的步伐。(來源:人民日報)
印度:對甲苯二異氰酸酯繼續征收反傾銷稅
近日,印度財政部稅收局發布通報稱,接受印度商工部于2022年6月24日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日本和韓國的異構體比例為80:20的甲苯二異氰酸酯作出的第一次反傾銷日落復審肯定性終裁建議,決定繼續上述國家的涉案產品征收為期5年的反傾銷稅,其中中國為0.26美元/千克。本案涉及印度海關編碼29291020項下的產品。(來源: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
2【預警】澳大利亞、歐盟、印度、全球主要產油國
澳大利亞:對變壓器作出反傾銷再調查終裁
近日,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發布第2022/095號公告,對進口自中國的變壓器作出反傾銷再調查終裁,裁定涉案產品存在傾銷行為,但傾銷幅度為微量且對澳大利亞國內產業造成損害微小,因此決定終止對中國涉案產品的反傾銷再調查。(來源: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
歐盟:宣布第八輪對俄制裁措施
當地時間9月28日,歐盟委員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對俄羅斯的第八輪制裁措施:將全面禁止俄羅斯商品在歐盟市場的銷售,增加禁止對俄出口的商品、技術和服務清單;同時歐盟還將公布為俄羅斯石油設定限價的法律基礎,并采取措施懲處試圖逃避歐盟對俄制裁的行為。博雷利則宣布增加對俄羅斯個人和實體的制裁清單,包括俄政府、軍方和科研機構的人員和實體。根據規定,上述措施還有待歐盟27個成員國審議批準。(來源:央視新聞)
印度:對不銹鋼無縫鋼管作出反傾銷終裁
近日,印度商工部發布公告,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直徑小于等于6英寸的不銹鋼無縫鋼管作出反傾銷終裁,建議對中國的涉案產品征收為期5年的反傾銷稅,稅額為0~3801美元/公噸。本案涉及印度海關編碼7304項下的產品。(來源: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
全球主要產油國:決定11月起大幅減產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近日舉行第33次部長級會議,決定自今年11月起大幅減產,在8月產量的基礎上將月度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此次減產規模相當于全球日均石油需求的2%。歐佩克在會后發表的聲明中表示,鑒于全球經濟和石油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需要加強對石油市場的長期指導,采取積極主動、防患于未然的干預措施,主要產油國作出此次減產決定。(來源:新華網)
3【預警】美國、美國、美國、阿根廷
美國:對圖形系統及其組件和包含該系統的數字電視發布337部分終裁
近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公告稱,對特定圖形系統及其組件和包含該系統的數字電視(調查編碼:337-TA-1318)作出337部分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2年8月30日作出的初裁(No.17)不予復審,即允許美國企業TTE Technology, Inc. of Corona, California成為本案第三人。(來源: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
美國:對針織鞋發布337部分終裁
近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公告稱,對特定針織鞋作出337部分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2年8月24日作出的初裁(No.17)不予復審,即基于和解,終止本案全部調查。(來源: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
俄羅斯:美國已跌出該國前十大貿易伙伴行列
當地時間9月13日,俄新社援引俄羅斯聯邦政府發布的統計數據報道稱,美國已經跌出俄羅斯前十大貿易伙伴行列。截至目前,兩國2022年雙邊貿易額下降65%。(來源:央視新聞)
美國:9月失業率為3.5%
美國勞工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美國失業率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至3.5%,但失業時間多于27周的長期失業人數仍維持在110萬,在所有失業人員中所占比例高達18.5%。此外,當月勞動參與率下降0.1個百分點至62.3%,顯示勞動力市場供需關系依然緊張。(來源:央視新聞)
阿根廷:持續干旱或致該國小麥大規模減產
阿根廷最大的糧食期貨交易機構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近日發布調查報告顯示,自今年5月起,阿根廷全境遭遇的持續干旱天氣影響了全國超過46%的耕地,特別是在中部和北部農業主產區,近九成糧田受到影響。報告指出,受此影響,今年阿根廷出產的主要農作物將出現大規模減產,其中小麥產量減產最多,與去年相比減產幅度或近15%。(來源:央視新聞)
4【預警】美國、全球、韓國、中國
美國:對雙軸土工格柵作出第一次雙反日落復審產業損害終裁
近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票對進口自中國的雙軸土工格柵作出第一次反傾銷和反補貼產業損害肯定性終裁:裁定若取消現行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在合理可預見期間內,涉案產品的進口對美國國內產業造成的實質性損害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根據終裁結果,本案現行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繼續有效。在該項裁定中,5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委員均投肯定票。(來源: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
全球:外匯儲備驟降萬億美元
據彭博新聞社近日報道,隨著從印度到捷克的各國央行為支持本國貨幣而進行干預,全球外匯儲備正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下降。報道稱,世界外匯儲備今年下降約1萬億美元(7.8%)至12萬億美元,降幅為彭博新聞社2003年開始編制該數據以來最大。據分析,部分降幅是由貨幣的估值變化造成的。(來源:中國貿促公眾號)
韓國:經濟亮起“紅燈”
韓國《今日財經》近日報道稱,由于原材料等進口價格上漲,8月韓國經常項目收支時隔4個月再次轉為逆差,為韓國經濟亮起“紅燈”。據韓國KBS電視臺報道,韓國央行近日發布的國際收支臨時統計資料顯示,8月韓國經常項目收支出現30.5億美元逆差。在美聯儲通過貨幣緊縮政策吸走美元流動性的情況下,韓國的美元供需陷入混亂。(來源:環球時報)
中國:對馬鈴薯淀粉發放反補貼措施期終復審調查問卷
近日,中國商務部發布2022年第23號公告,決定自2022年9月16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所適用的反補貼措施進行期終復審調查,復審產品范圍是原反補貼措施所適用的產品。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已就此次期終復審案調查問卷發放發布相關工作通知。(來源:商務部貿易救濟局)
供稿:趙劍虹
編輯:宋 莉
來源:長沙貿促公眾號